LBRY Block Explorer

LBRY Claims • “禁止儿童入内”,韩国人为何如此厌童

4f0b2144752224f30fd099a02096f12ff016f60a

Published By
Created On
26 Aug 2023 04:19:54 UTC
Transaction ID
Cost
Safe for Work
Free
Yes
“禁止儿童入内”,韩国人为何如此厌童?
品味世间百态,感悟智慧人生。

欢迎订阅我的频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readingfuns?sub_confirmation=1

“禁止儿童入内”,韩国人为何如此厌童?

刚刚过去的2023年上半年,韩国人不想生孩子的现象,没有丝毫改善,反倒愈演愈烈。据最新数据统计,目前韩国总和生育率低至0.78%,又一次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记录。

面对生育率屡创新低、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的现状,韩国人并未因“物以稀为贵”而重视儿童群体,反而有多家商铺接连设立“无儿童区(又称:儿童禁入区)”,并由此引发热议。

一家首尔的咖啡馆门前挂着“NO KIDS ZONE(无儿童区)”的标签,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入内。这并非个例,在韩国,像这样设立“无儿童区”的咖啡馆和餐厅,已经超过500家,人们逐渐对此习以为常。

去年,民意调查公司韩泰研究做过一次调研。73%的韩国成年人同意设立“无儿童区”,只有18%投出反对票。支持者认为设立“无儿童区”十分合理,可以减少公共场所的噪音;反对者则认为,这一措施对儿童和有孩家庭不公平。

由于职场压力、房市崩盘、育儿成本等因素,近些年选择不婚不育的韩国人显著增多。而随着社会对于婚育观念的割裂,无孩成年人和有孩家庭之间的矛盾也愈发激烈。

在少子化的韩国,儿童与成人站在了对立面。在不少成年人眼里,孩子代表的不再是天真无邪,而是吵闹、闯祸、不守规则。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讨厌孩子,“无儿童区”新闻背后,牵出了一系列隐秘的“厌童”现象。

1、“无儿童区”,何以存在?

为何韩国会出现数量如此庞大的“无儿童区”?或许是因为,这十多年来,韩国餐厅里由儿童吵闹引发的纠纷事件愈加频繁,无孩成年人和有孩家庭的矛盾难以调和。

起初只是一些韩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吐槽“熊”孩子们,总在公共场合哭喊吵闹、大声喧哗,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用餐体验。

韩网有人呼吁禁止儿童进入部分公共场合,但直到2012年,一则舆论反转事件,才让韩国公众开始认真地思考此事的可行性。

那一年,一位年轻母亲在社交网站上发帖称,自己和孩子在某家餐厅用餐时,孩子被陌生顾客手中的热肉汤烫伤,她发布了一系列攻击餐厅管理不善的帖子。

起初,舆论力挺这位母亲,向餐厅施压要求道歉。但根据餐厅监控显示,事故发生前,正是因为被烫伤的孩子四处乱窜,才导致那位顾客没拿稳手里的热汤。在此之前,熊孩子甚至几次撞到别人,始终没有道歉。

韩国人苦熊孩子久矣。而这位母亲自身失责还扮演受害者倒打一耙的做法,更是让韩国网民怒从心起,觉得自己出于好心,却反被当事人利用了。

这一事件后,关于建立无儿童区的呼声达到顶峰。一些韩国的咖啡厅和餐馆陆陆续续挂上“NO KIDS ZONE”的标识。尝试一段时间后,餐厅发现,“无儿童区”颇受年轻人的喜爱,来店里光顾的顾客们没有减少,反而越来越多。

2014年,“无儿童区”在韩国逐渐成为普遍现象。据谷歌地图显示,韩国有超过500处公共场所设立“无儿童区”,仅济州岛地区就存在80处。

韩国不是第一个出现“无儿童区”的国家,但在公共场合拥有如此大量的“无儿童区”,却是独属于这个国度的奇观。延世大学教授邦尼·蒂兰称,这跟韩国年轻人的性格有关,“二三十岁的韩国人,普遍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空间概念,他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身旁有吵闹的孩子或老人。”

“无儿童区”的支持者也多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,他们认为自己需要一个“清静”的空间。而难管教的孩子们,总能轻而易举地毁掉清静的氛围。

反对者则认为,建立“无儿童区”属于年龄歧视行为,与韩国宪法不符。这也是一种对于有孩家庭的不公待遇,不仅限制了儿童,也限制了照顾孩子的家长,尤其是全职妈妈们的活动区域。

韩国基本所得党女性议员龙慧仁有过相似的经历。生下孩子后,她一度患上产后抑郁症,觉得自己被社会排斥。有一天,她和丈夫带着年幼的孩子出门散心,当他们准备进入一家咖啡馆,却因这家咖啡馆是“无儿童区”被拒之门外。这件事让她本就抑郁的状态变得更糟糕,“感觉社会不想要像我这样的人”。

韩国人向来对于带着孩子的妈妈们并不友好。畅销书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中,金智英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,她买了杯咖啡,坐在公园长椅上,享受难得的休憩时光。路过的男性上班族却窃窃私语,“我也想用老公赚的钱买咖啡喝,整天到处闲逛……妈虫(妈虫是韩国流行词,贬低没有收入的全职妈妈)还真好命。”

金智英羞愧地离开了公园,一整个下午都在自我怀疑中度过。

“我从政是为了创建一个让妈妈们不必(活得)像个罪人的社会。”女性议员龙慧仁接受CNN采访时提到。回到职场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主张废止“无儿童区”。

2、“厌童”情绪,正在弥漫

设立无儿童区,本质上属于一种隐秘的“厌童”情绪。

在少子化的韩国,“厌童”情绪存在已久。

去年,釜山开往首尔的高铁上,2名幼童正在玩闹,一名韩国男子向孩子们大喊,“吵死了,一直在吵!”旁边的女乘客欲上前劝阻,他甚至跳到座位上踢打劝阻者。

今年5月,一位五十多岁的韩国女性,持刀威胁公寓楼下玩闹的孩子们,理由是“他们太吵”。

有媒体用“厌童综合症”来描述韩国人的厌童情绪。这是一种高发于20-40岁未婚青年群体中的人际交往障碍,他们厌恶和排斥儿童,无法容忍与儿童相关的一切事物,甚至会进一步影响生育观念。

有理性的韩国网友解释,自己不是讨厌所有孩子,而是厌恶那些不守规则、不乖巧、在公共场所吵闹、闯祸的孩子。还有人称,自己讨厌的不是不守规则的孩子,而是总以“孩子还小”的名义道德绑架他人的家
...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gc-z8db3Xg
Author
Content Type
Unspecified
video/mp4
Language
Open in LBRY

More from the publisher
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
Controlling
VIDEO